湖南内河航运如何高质量发展?

Connor Binance官方 2025-07-08 1 0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考察时,要求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从战略高度重构了湖南发展新坐标,从全国视野定位了湖南新区位。近年来,湖南水运持续放大“一带一部”区位优势,通过“一盘棋”重塑发展新格局,“一张网”畅通航运大动脉,“一条链”激活发展新动能,切实推动内河航运系统性改革,奋力书写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系统推进港航资源整合

以“一盘棋”重塑发展新格局

湖南内河航运如何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用好港口资源,提升发展质效,湖南以“一盘棋”思维高位推进全省港口资源整合,2023年省政府印发《湖南省港航整合和发展方案》等“三方案一政策”,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和下属城陵矶港口集团挂牌成立,以“一省一港一主体”的整合模式,持续推动港航资源优化配置。在码头集群化方面,全面推进全省1000吨级以上国有公用码头、交通立项船闸及港航企业整合,长江、湘江及洞庭湖区28个国有公用码头、79个千吨级泊位基本完成整合,以无偿划转、作价入股等方式打破行政壁垒,形成以城陵矶港为龙头的现代化港口集群,实现资源高效统筹。在服务标准化方面,统一打造“城陵矶港”品牌,推动港口服务迈向标准化、品牌化,有力支撑了铁水、公水联运实现“无缝衔接”。从分散竞争到协同发展,有效缓解水运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内卷式”竞争,港航整合的“湖南实践”成效显著,为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快“一江一湖四水”航道建设

以“一张网”畅通航运大动脉

湖南内河航运如何高质量发展?

展开全文

为释放“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实现水运高质量发展,湖南瞄准“通江达海”目标,通过“打通堵点、联通断点”,加速构建“一江一湖四水”骨干航道网。航道攻坚提速,“十四五”期间,湖南奋力建设国家高等级航道达840公里,建设力度和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湘江“上延下扩”加快推进,为湘桂运河奠定基础;沅水通航瓶颈有序破除;澧水国家高等级航道全面达标,洞庭湖区高等级航道网加快畅通联接。规划擘画未来,按“畅下游、通上游、联支流”思路,精心谋划“十五五”水运发展规划,重点加快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强化干支联动,持续扩大水运覆盖范围。一张纵横交错、通江达海的内河黄金水网,正加速在湖湘大地铺展。

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链条

以“一条链”激活临港新动能

湖南内河航运如何高质量发展?

湖南抢抓发展机遇,依托天然水运资源禀赋与通道优势,着力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畅通水运大通道。加快建设湘江高等级航道,强化湘桂运河前期研究论证,着力打通国家规划纵向汉湘桂战略通道;提升沅水湘黔水运通道航道等级,高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与西部大开发战略联动;打通涟水、渌水等水运通道,推进洞庭湖松虎澧资高等级航道,促进洞庭湖区航道成环成网,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供基础。

激活港航发展链条。以大通道构建大枢纽、汇聚大动能,持续做优做强城陵矶港口统一品牌。以岳阳港为龙头,打造长江区域性航运中心,以洞庭湖、长株潭等区域性港口群为重点,结合“4×4”现代产业布局,完善港口产业服务功能,支撑特色产业“湘品出海”。强化多式联运融合衔接,完善港口江海河、铁公水多式联运功能,打造高效协同、高度契合的港产融合业态,赋能湖南“三个高地”建设。

以水运之变,谋发展之兴。湖南水运实践,是内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从港航整合“破局”实践,到航道成网“筑基”工程,再到港产城融合“谋远”篇章,湖南水运正以“一盘棋”统筹、“一张网”规划、“一条链”协同,激活“一江一湖四水”黄金效益,为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中国水运网

作者: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刘扬

责编:尹宇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