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科普】场外期权交易规则是什么?个股场外期权的结算方式是什么?
场外个股期权交易规则这些条款关系到期权的收益,不加以重视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场外期权交易,顾名思义,是在交易所之外进行的期权合约交易。这类交易通常根据投资者的特定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因此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定制化特点。
场外期权交易规则是什么?
交易时间与行权期限:场外期权的建仓订单通常在交易日的特定时间段(如9:30至14:30)内提交,并在大约5分钟内成交。
行权期限则相对灵活,从2周到12周不等,目前通常为1到3个月。投资者在行权期限内,除建仓日外,可以选择任意时间点进行行权。
交易标的与限制:场外期权的交易标的通常包括沪深证券交易所的个股股票或股票指数,但ST股票、复牌未满一个月的股票、三个月内的次新股以及停牌股票等特定情况下不能进行交易。
此外,开盘即涨停或跌停的股票,以及开盘涨跌超过一定幅度(如8%)的股票,在价格回撤至规定幅度以下前,通常也不可进行交易。
行权方式与风险控制:场外期权一般采用美式行权方式,即投资者在行权期限内可以随时选择行权。若遇到股票停牌且停牌时间未超过行权期,行权不受影响;若超过行权期,则按复牌后第一个交易日的开盘价成交。
个股场外期权的结算方式是什么?
场外期权的结算方式主要有两种:实物交割和现金结算。
这两种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期权的具体类型、标的资产的性质以及交易双方的协议。
实物交割:在这种结算方式中,期权行使后,买方和卖方会实际交换标的资产。
现金结算:在现金结算中,期权行使时不涉及标的资产的实际交换,而是根据期权合约的条款,以现金形式结算盈亏。
现金结算通常用于指数期权或那些难以进行实物交割的资产的期权。在场外期权交易中,现金结算是最常见的结算方式。如果行权日到达,购买方选择行使期权,卖方需要按照约定的行权价格支付现金给购买方,购买方则获得相应的权益。如果购买方选择不行使期权,那么期权到期时,该期权就会自动作废,双方不需要进行实际的交割和结算。
展开全文
什么是场外个股期权?
个股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通过支付一定的期权费(权利金),买方(持有人)获得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执行价格)买入或卖出某只股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权利。
举个例子:
最后,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买卖依据,盈亏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