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八条”周年在即,科创板产业整合提速增质
此前5月25日晚间,两家公司发布停牌公告,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进一步优化从芯片到软件、系统的产业布局,汇聚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推动半导体行业强链补链。该单交易系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披露的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
2024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提出“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随后,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推出了活跃并购重组市场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今年5月,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发布,股份对价分期支付、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私募创投“反向挂钩”等创新制度机制正式落地。在“科创板八条” “并购六条”等政策春风的吹拂下,科创板并购重组市场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据统计,“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发布并购交易106单,其中60单已顺利完成;交易金额累计突破1400亿元,其中海光信息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交易规模预计超千亿元。在这之中,一批创新性、示范性案例相继落地。科创板首单定向可转债重组、首单“A控H”、首单“A吃H”、首单“H控A”、首单全面要约收购、首单吸收合并等一批标志性案例涌现,资产估值、交易定价、业绩承诺等机制安排日趋市场化、多元化。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政策创新与市场活力的互融互促,也是科创板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市场活力竞相迸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科创板八条”为科创板的改革再出发指明了方向,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创新动能成长的当下恰逢其时,为科创板并购重组市场注入了强劲动能。并购重组政策工具箱的持续丰富,让市场各方真切感受到“制度红利”带来的便利与效率,政策赋能正在转化为市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科创板八条”实施后,科创板并购市场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新发布的106单并购交易均为具备协同效益的产业并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开年以来,科创板的并购活跃度持续攀升,新增披露45单交易,其中20单为现金重大重组或发行股份/可转债购买资产。这类重大交易的单数,已经远超2019年至2023年的五年单数总和。
创新案例精彩纷呈 交易方案日益多元
在政策赋能加码下,科创板并购市场的适应性、包容性不断提高,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能级再上新台阶,各类创新型并购案例不断涌现,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样本。
支付工具的创新同样精彩迭出。除传统的现金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外,多家公司积极运用定向可转债、定增募资、并购贷款、并购基金等实施并购。
标的类型的多元亦值得关注。“科创板八条”明确提出支持科创板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政策落地以来,科创板已有28单交易涉及收购未盈利标的。其中不乏沪硅产业以70.4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芯联集成以58.97亿元收购芯联越州、晶丰明源以32.83亿元收购易冲科技等大额交易。此外,一些前期曾申报IPO的企业,也在政策引导下,选择通过并购重组渠道与上市公司进行整合。截至目前,已有7单涉及收购拟IPO企业的交易披露。
产业协同效应凸显 重点领域整合加速
并购的关键价值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产业整合。科创板正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在助推产业并购方面交出一份亮眼答卷。“科创板八条”后的百单余交易均为产业并购。这些交易助力上市公司丰富产品矩阵、延伸产业链,正在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形成强大的集群效应和示范效应。
从行业领域看,半导体产业链的整合尤为引人注目,多单里程碑式案例落地科创板。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拟汇聚信息产业链优质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北方华创入主芯源微,探索合作推动不同半导体设备的工艺整合,协同为客户提供更完整、高效的集成电路装备解决方案。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科创板并购重组市场已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不断呈现政策创新引领、市场活力支撑、产业需求驱动的并购市场新气象。目前,“科创板八条”发布一周年在即,科创板将继续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整合升级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财联社记者 崔铭)
评论